大家經??吹?,某角落有人擺攤,等你想去買的時候,發現沒有攤了。
或是天橋上擺攤的,總是一些新面孔,換了一批又一批。這是因為,大部分人擺攤都是心血來潮,擺幾天發現賣不了什么錢,然后就放棄了。
進的一批貨,要么爛在家里,要么半送半賣給身邊人了。加上天氣不好,過熱過冷的時候,出來擺攤的人就更少了。
想擺攤,首先你要有決心和堅持。如果只是一時興起,很有可能半途而廢,浪費資金、浪費精力。
什么人能堅持下來呢?勤勞+現狀窘迫的人。因為沒有退路,所以臉皮厚、抗的了打擊。

2. 想好要賣什么東西?
如果你想投入低,稍微賺一點錢就滿足的話,建議賣五金、玩具、小商品類,或者賣拖鞋之類的。
選擇你比較了解,或者知道貨源渠道的產品。這樣在價格上有很大競爭優勢,可以把成本壓更低,貨品也更暢銷些。
如果你想長期做,想多賺錢的話,小吃是非常建議的,小吃賺的是快錢,而且保證你有收入,還不會賠本倒閉。
我認識的的一個小攤販,第一份生意是賣烤面筋,后來賣過烤冷面、烤生蠔、烤紅薯、臭豆腐、煎豆腐、串串香(數串算錢的那一種)。
我問他怎么什么都會?他說,全是自學的。怎么自學,看別人賣的好,回來就自己上網找資料、看視頻,自己多嘗試幾次,窮人有窮人的路子。
3. 然后要考察市場
先摸清你們這里的有沒有城管,像在一線城市城管大多會轟你走,但不會搶你的東西,也不會動手。
但是有些小地方,還是挺黑暗的,所以要提前查清城管出現的時間(一般最晚8點下班),和自己最快逃跑的路線(賣氣球很尷尬)。
建議第一次擺攤,找自己附近的天橋、商場、夜市、小區門口,因為你對周圍的環境比較熟悉。
多和在擺攤的人,聊聊看獲取些有用的情報,甚至聽聽買東西的人過來想找什么。觀察一下人流量,有人流量就代表潛在商機。
再看看哪里有空位,有的攤位默認誰誰占的,好避免因為位置吵架。
選位的話,以中央最好,一般人會有貨比三家的習慣,雖然第一家攤位先被人看到,但人一般不走回頭路,除非價格差距特別大。
比一會,走到中間的位置是最合適的。最后的位子那么遠,有些人根本走不到,走到之前也已經買過東西了。
4. 擺攤前工具要備好
如果你是開車出攤,要找空地有停車位的。我見有賣包的小販,打開后備箱,后備箱加上兩米長的延伸板,放了各種大小的包、錢包,很能盛貨。
如果你是在天橋,賣的是船襪、褲襪、手套、帽子這種輕便易攜帶的,可以用行李箱展示。收攤時箱子一合,拉上就走,遇城管時跑的也快。
如果你賣的是五金、飾品,建議直接把產品粘在板上展示,中間可折疊,遇到有人買再從包里拿,城管來了折起來了直接跑。
如果你是在夜市、廣場附近賣,不用擔心城管的話,建議花15塊錢買的那種小折疊桌子。因為散步休閑時,一般購物欲比較低,所以要把東西抬高一點。
夏天賣給女生的東西,掛起來的盡量掛起來,不僅是因為這樣更顯眼,更因為女孩子穿短裙的話,不方便下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