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家國企上班的我,看到朋友們下海紛紛掙到了可觀的收入,于是也義無返顧辦了留職停薪,真正加入了創業一族。因為之前我在單位是做采購的,人緣關系相當好,因此我決定開一家餐館,當時廠子里面并沒有招待客人的餐廳,于是我在廠子附近靠近街口人流量大的地勢租了房子,我的“順順餐館”開張了。
由于我請的廚師手藝好,餐館菜肴的價格開得也很合理,加上我在廠子里的人緣,廠子里一般檔次的招待都被我攬了過來,還有以前的業務單位的照顧,“順順餐館”的生意很紅火?!绊橅槻宛^”夜間的生意也很好,因為臨近街口嘛,經常有人來吃夜宵。就這樣經營了2年后,我的存款有了接近50萬元,我也正式和單位解除了勞動關系。
我總結了“順順餐館”的成功得力于它的投資小、市口好、人緣好、服務好、價格好,再后來“順順餐館”由于街道擴建必須拆遷了,我的第一次創業總體來講還算成功的。
沖動投資
第一次創業的成功給我帶來了從未擁有過的金錢和面子,我有些飄飄然,我覺得自己很能干,甚至覺得自己要是早下海說不定已經是千萬富翁了。我慶幸現在做千萬富翁還來得及,我開始尋找新的投資項目,我沒有任何擔憂,我認為自己同樣能夠再次獲得成功。
我在自己的朋友圈子里放出了風聲,讓大家幫忙給我找投資信息和創業項目,很快便有了回音。以前在廠子里的一個同事電話告訴我他的小舅子是一家外貿企業的部門負責人,每年手頭上有大量的外貿定單,他小舅子想暗地找一個朋友合作,由他拉外貿合同共同掙外匯。
在同事的引見下我很快和他的小舅子見面了,這位姓王的外貿經理口才十分了得,把投資外貿服裝廠的收益、風險分析得清清楚楚,直說得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我有些激動,哈哈,看來機會總是青睞我這邊的。我不假思索的便和這位王經理簽了合作協議,由我出錢租廠房買設備請工人,王經理負責拉定單發樣品收貨款,我掐指一算,如果每年做300萬美元的單,按合同規定二一添做五,我有10萬美元的收入,比開飯店強多了,雖然我把開飯店所賺的錢都投進去了,可我一點不擔心,和朋友的小舅子精明能干的王經理合作,我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開始我們做了一單,差不多20萬美元,很順利的我有了幾萬塊進賬,我一時有些得意。沒隔幾天,王經理打來電話說有一個大單50萬美元要我親自去簽,我樂得快不行了,因為我可以賺十幾萬塊。第二天,我在市內的某個大賓館和外商見了面,外商也有模有樣的到我廠子里來轉了一趟,看了看設備和第一次生產的一些樣品,還蹺大拇指說“OK”。就這樣我順利的簽下了50萬美元的加工合同。
其實,開這個外貿服裝加工廠我是完全指望了王經理的能干,因為我既不懂外貿程序,也不知道服裝加工技術,可謂“一問三不知”,這也使我后來的失敗來得理所當然。

暗箭難防
我的那位同事,即王經理的姐夫很善良,在單位一起共事了多年我了解他,因此我認為他的小舅子品格肯定和他一樣,我的判斷失誤了。
在50萬美元合同簽下來不久,廠子按合同要求寄去了樣品,不久外商來電確認了樣品,廠子開始了滿負荷生產這批服裝了。在全廠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批價值10萬美元的服裝很快完工通過集裝箱發到了外商所在國,噩夢隨后就降臨了。
不久,外商來電說服裝所用的布料與樣品不符,不合格要求退貨并賠償損失。怎么會呢?這兩次用的布料可都是在王經理介紹的朋友那里買的,我趕緊打電話給王經理,可是手機居然關機了。
我迫不及待跑到王經理家,找到了他說明了情況,王經理說那按合同可以找布料供應商索賠呀。我的頭當時就蒙了,我沒有和這紡織公司簽合同,因為我認為是王經理介紹的大可放心。終于我收到了外商退回的服裝和法院的起訴書,老外要求法院按合同判我賠償他經濟損失人民幣50萬元。我仿佛掉進了深淵,我也不知道該怎么應付,那段時間我不知是怎么過來的。
過了幾天,一個自稱姓吳的商人上門說要買這批殘次的外貿服裝,價格只有我加工成本的一半,沒辦法,我咬牙同意了。為了賠付老外,我也賣掉了加工廠,價格也低得驚人,也是那個買服裝那個姓吳的買下的。不久外界就開始盛傳我因不懂外貿不懂簽合同而破產,我的心里說不出的滋味,我甚至也開始認同這種說法。我開始懷念開“順順餐館”,甚至在廠子里上班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無意溜達到了以前曾屬于我的外貿服裝廠,我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寬大的辦公室里,姓王的那家伙正得意的蹺著二郎腿抽著雪茄,廠子里機器運轉正常,一包包衣服正在裝箱。原來買我廠子的不是姓吳的,而是姓王的家伙。
本來這姓王的也許是打算正兒八經跟我合作的,可也許見我太傻,于是使計將我玩了個底朝天,我輸光了家產,我失敗了,一塌糊涂。我的失敗是我太相信“群眾”,知識太淺薄了,歸根結底是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太薄弱,這注定了我的第二次創業不可能僥幸獲得成功的。